浏览数量: 0 作者: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22-11-02 来源: 本站
电饭煲检验方法
(一)试验条件
环境要求:
除特殊要求外。试验应在以下环境进行:
1、环境温度 (20±5)℃;
2、相对湿度 45%~75%;
3、大气压力 86kPa~106kPa
4、电源电压 单相 220 V×(1±1%)
5、电源频率 (50±1)Hz
(二)试验用仪器、仪表
(三)外观要求检验方法
用手感和目测的方法进行。
(四)零部件试验
1、油漆件恒定湿热试验
将油漆件、喷塑件去油清洗后,按 GB2423.3 规定的程序和试验方法进行。
2、电镀件盐雾试验
将电镀件去油清洗后,按 GB2423.17 规定的程序和试验条件进行。
3、搪瓷件物理性能试验
(1)密着性能试验
将试样口部向下平稳放在测试台上,较正位置,使 100g 的钢球从试样的正上方自由落下至试样底部中心,检查试样脱瓷后彩釉与金属结合的程度。
注:当试样高度 300 ㎜或以上时,落球高度为 200 ㎜;当试样高度 300 ㎜以下时,落球高度为 150 ㎜。
(2)耐热聚变试验
在试样内底部放AR试剂金属锡箔一小片于加热部位,移置砂浴上逐渐加热,当锡箔熔化时(232℃)立
即用20℃清水倾入试样内,然后检验锡箔处的瓷面情况。
4、铝制件耐腐蚀性试验
将试件表面用沾有洒精的棉花擦净,然后在试样试验部位用熔融的石蜡围成一个面积约 0.5cm^2的小圈。将试件置于 35℃±1℃恒温箱内保持 30min 后,再在石蜡所围表面上滴一滴 10%氢氧化钠溶液,用秒表计时,到 30s 时,用脱脂棉擦净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在原处滴入硫酸铜溶液,5min 内不变色为合格。
注:硫酸铜溶液配方,在 1000ml 蒸馏水内加入比重为 1.19 的盐酸 20ml,结晶硫酸铜 20g。
5、硅胶件性能试验
(1)气味试验
用 250g 硅胶件+1000ml 纯水,煮沸 2h,室温放置冷却。
(2)耐高温试验
试样均匀承重 5kg 的物品,在(200±3)℃环境中保持 4 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
(3)膨胀度试验
取 3g~6g 硅胶试样,经白灯油(煤油)浸泡 1h,取出擦干放置 4h 后称重。
(五)内锅
1、容积的测定
称内锅净重 G1,将内锅平放,向内注水至大容积,称量内锅和水的质量 G2,按下式计算内锅实际
2、金属内锅强度试验
将样品放置在木台上,再把净重 535g 钢球的置放在离被冲击面高度 380mm 的上方,让通过管筒自由落体,冲击后测量变形深度和目视表面现象。
3、硬质氧化膜耐磨性试验
将试样放置在耐磨机上,施加50N的压力,加入0.5%的洗涤剂和水,采用3M-7447C百洁布,每250次更换一次百洁布.以10条基材露白终止试验,计算总次数。
4、内锅防粘涂层试验
(1)附着力试验
在内锅底部利用划格器在内锅底部用介子刀划1mm*1mm 正方形网格100个,将沸腾的开水倒入内锅中浸泡 15 min,再将锅中热水倒掉,冷却 15 min, 用纸巾搽净涂层的水和杂质, 在同一 45°对角位置用3M 公司 SCOTCH NO898 胶带粘紧涂层(为了保证与涂层的良好接触,用指甲紧紧摩擦胶带),然后以 90°角快速拉起胶布�重复 5 次。
(2)耐磨性试验
用 5%浓度洗涤水,3M(7447C)百洁巾,负重 25N,左右摆动为 1 个行程,每 250 个行程,更换百洁巾,每 250 个行程检查涂层是否有漏出基材。
(3)防粘性试验
用沾有植物油的软布轻揩防粘涂层表面,用温水加洗涤剂清洗后用清水洗净、揩干。再将试样加热,用表面温度计测量,内涂层表面温度在 140ºC~170ºC 时,将一只新鲜鸡蛋破壳后放入锅内,不加植物食用油或其他脂肪油,待蛋白基本凝固(试样内表面温度不得超过 210ºC),用非金属铲取出鸡蛋,用软布擦清涂层表面,连续进行三次。
(六)热效率
1、热效率试验
2、热效率的分等
(七)锅底温度试验
向内锅加入 50ml 水,将温度巡检仪的感温触点固定在内锅底部中心位置,施加 80%额定电压进行加热,至限温器自动切断电源后,5s 内读取温度值。重复测试 3 次,取三次读数平均值为锅底温度。
(八)保温温度试验:
以大米量煮饭,在进入保温状态后的第 4 小时、4 小时 30 分、5 小时三个时刻点,在米饭中心Φ50mm 的圆柱体内,距锅底 20mm±5mm 的测试点位置分别测量温度值,取三次读数平均值为保温温度。
(九)米饭夹生试验(参附录C)
(十)定时偏差试验
电子和程序控制的定时器方式,大的定时时间为 T max ,将定时器分别设定 1h、T max ,按内锅的大煮米量将米洗好,按标准水位放水,在额定电压下进行煮饭。测量定时工作开始至进入保温的时间,计算其与预选定时时间的偏差。
(十一)时钟偏差试验
用精度为 0.1 秒的计时器,测量电饭锅时钟的 1 个月(按 30 天计算)对应的计时器的时间,并记下其偏差。
(十二)气密性试验
额定电压 1.1 倍电压,在内锅中加入约 80%冷水,将内锅分别放置在偏前、偏后、偏左、偏右靠边的位置,煮到水烧干。过程中,除设计的排气部位以外,其余部位不得有明显的漏气现象。
(十三)压力电饭锅工作压力试验
在额定电压条件下,锅内加入40%额定容量的水,用压力表专用接头在锅盖安装压力表,合上锅盖。设定在高压力功能档,接通电源启动加热,直到转入保温状态。记录试验过程中的高压力值。
(十四)耐用性试验
在1.1倍的额定电压条件下,向内锅加入额定容积15%的水,通电工作,直到工作结束或转换为保温,然后断电冷却至室温为一个周期,重复以上测试,共进行500个周期。
(十五)产品装配、包装牢固性试验
1、带包装跌落试验
进行试验,跌落高度。
2、带包装运输或模拟运输试验
将出厂未开包装的电饭锅立放在载重汽车上(电饭锅和配重应为汽车额定载重量的 10%),三级公路条件,汽车经每小时 35km 的速度行驶 200km,或将出厂未开包装的电饭锅放在模拟运输振动台上进行模拟运输试验,其功率频谱的主振频率 f 1 =2.7Hz±0.5Hz,f 2 =7Hz±0.9Hz,进行 2.5 小时连续模拟运输振动试验,然后拆除包装检查。
(十六)安全性能
安全性能应能符合GB4706.19的要求。
二、电饭煲检验规则
(一)自动电饭锅的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在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中,凡涉及 GB4706.19、GB4343.1 的检验,在表 4 和表 6“不合格类别”栏中(用※号标出),所检项目均应符合该标准的要求,如出现一台项不符合该标准的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二)出厂检验
1、出厂检验即产品交货时需进行的试验。自动电饭锅须经出厂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出厂检验的试验项目、要求。
2、产品交货时,订货方如对产品质量有疑问,有权要求在型式检验项目内增加出厂检验项目,此时采用 GB/T2828.1 抽样,抽样方案和增加的试验项目由订货方和厂方共同商定。
3、若订货方和厂方在选择出厂检验抽样方案类型发生争议时,则按本条规定,即采用 GB/T2828.1 的正常检查二次抽样方案,判别水平 I,合格质量水平(AQL)为: C 类不合格,AQL=6.5。
4、出厂检验不合格的批应退回供货方,进行 100%重检,剔除不合格品,再次提交检验。对重新提交检验,应采用加严检查抽样方案。
(三)型式检验
1、当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设计、材料、工艺、结构有较大的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正常批量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检验;
d.产品停产半年后恢复生产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2、型式检验的内容,包括本标准第 5、8 章和 GB4706.19、GB4706.4343.1 所规定的各条要求,试验项目、要求和不合格类别按表 6 的规定。